黄梅戏相约花戏楼

时间:2024-02-27 16:56:51
黄梅戏相约花戏楼

黄梅戏相约花戏楼

黄梅戏相约花戏楼,喜欢看黄梅戏的朋友相信对于相约花戏楼这个节目都不陌生,这个节目主要是推广黄梅戏,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。下面是关于黄梅戏相约花戏楼。

 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1

自1999年10月开播以来,《相约花戏楼》创办已有20年,播出了230多期,介绍了全国30多个剧种,邀请100多位戏曲名家登台献艺,成为全国知名的戏曲名栏目,多次获得全国电视优秀栏目“星光奖”、“金鹰奖”、“兰花奖”。

这两年,《相约花戏楼》还尝试着走出演播间,走进安庆、淮北、芜湖、黄山,走进杭州,走进上海,将舞台搬到了社区和农村。

节目介绍

1999年,叶龙主创的以戏曲为主的综艺性栏目《相约花戏楼》,成为安徽卫视首批推出的4档自办节目之一,他担任了该栏目的制片人和总导演。《相约花戏楼》栏目以黄梅戏为主打,兼顾推介其他戏曲品种,将栏目定位在普通人的戏曲欣赏和参与之中。自1999年10月开播以来,《相约花戏楼》创办已有11年,播出了230多期,介绍了全国30多个剧种,邀请100多位戏曲名家登台献艺,成为全国知名的戏曲名栏目,多次获得全国电视优秀栏目“星光奖”、“金鹰奖”、“兰花奖”。这两年,《相约花戏楼》还尝试着走出演播间,走进安庆、淮北、芜湖、黄山,走进杭州,走进上海,将舞台搬到了社区和农村。

虽然成就已得到大家的公认,所得的奖项已经写满了两页纸,叶龙对于《相约花戏楼》的前景依然忧心忡忡,感到压力颇大。现在最让叶龙操心的事就是栏目的创新了。经过六年的“压榨”,《相约花戏楼》的节目资源越来越枯竭,该请的名家都请了,该演的名段都演了,如果不改换口味,天天吃一样的菜,观众早晚会腻味。叶龙认为,传统戏曲如果要想再创辉煌的话,其表述方式就需要加以改进,要在不改变传统戏曲内核精髓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外部艺术包装,用时尚化的手段来重新演绎传统戏曲。 叶龙说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戏曲尤其是黄梅戏多做一些事情。

制片人:李季

主编:贾谨美

导演:胡明明

导演:金斯倜

编辑:李大磊

编辑:秦时月

播出时间:安徽卫视每周五7:45

 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2

黄梅戏有哪些

1、《天仙配》

《天仙配》又名《七仙女下凡》、《董永卖身》,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“三十六大本”之一、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,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,讲述七仙女不顾天规,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,憧憬美好生活,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。

1952年班友书等改编了《路遇》一折,将董永由秀才改为农民,将七仙女由“奉旨成婚”改为“思凡下嫁”;

1953年陆洪非改编了全本,形成了《卖身》、《鹊桥》、《路遇》、《上工》、《织绢》、《满工》、《分别》七场戏;后来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磨合定型为始于《鹊桥》,终于《分别》的六场次。

该剧获得第一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、优秀演出奖、导演奖、音乐奖,被评为建国50周年经典剧目,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。

2、《王小六打豆腐》

《王小六打豆腐》是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经典之作,历经数十载,久演不衰。它讲述的是腊月廿四一个平常百姓家打豆腐过年时发生的趣事。

小六将买豆子的`钱赌输掉了,老婆让买豆子回家打豆腐,他交不了差,只好装了一袋子的河沙滥竽充数。自然,豆腐就打不成了。

怕老婆的王小六,被老婆拽着耳朵,直叫唤的王小六就成了怕老婆的代名词!又好气又搞笑的王小六自此叫开。

3、《夫妻观灯》

黄梅戏的经典之作,正月十五,家住安庆怀宁大桥头镇的王小六夫妻和众邻居上街看花灯,只见人山人海,花灯各异,热闹非凡,在看灯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,整个戏欢歌载舞,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。

4、《打猪草》

《打猪草》是安庆黄梅戏的小戏,也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,《打猪草》由“二小”组成,人物是陶金花、金小毛,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。

陶金花在打猪草时.拔草用劲过大,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,慌忙用草将笋盖上,这时,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,认为她有意偷笋,踩破了她的篮子。

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,要他赔篮子。金小毛无奈,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,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,说:“只要心意好,人好水也甜”,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,陶金花提不动,又帮着她送到家里。

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《对花》,什么花都问遍了,终于回到家中,金花妈妈不在家,金花打了三个鸡蛋,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,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。

5、《罗帕记》

《罗帕记》黄梅戏传统剧目之一,与《天仙配》、《女驸马》并称黄梅戏三绝。讲述举人王科举,娶妻陈赛金告老还乡陈老尚书之独生爱女。

陈赛金嫁时陪有祖传宝物金丝九龙罗帕。婚后一年,王科举赴京赶考,陈老尚书特追管家姜雄陪送前去。在花亭饯别之时,姜雄却趁机将罗帕盗去。

赴京途中投宿双合镇。姜雄调戏店姐,露帕引诱,谎说陈赛金与他有私情。并赠为罗帕以为信物,店姐不受其诱,姜雄事败逃走。店姐立即将其情告诉王科举。

科举怒返回家,令陈赛金取出罗帕宝,果见空盒无帕,盛怒斥妻,赛金虽已经身怀六甲,王亦将其赶出府门,并暗送休书与陈老尚书,害得赛金以遭父逐。

赛金走途无路野地生子,恰又飘流至双合镇。遇见店姐,店姐热情体贴地收留了这患难中的母子,并将其子抚养成人,陈赛金亦为富人帮工,挣得银钱供子求学,盼望儿子将来挣得功名好洗清她这不白之冤。

十八年后,王科举父子同科。科举又恰子锦龙治下为官,双合镇再演戏文。陈赛金冤情畅诉,王科举悔恨难生,王锦龙代母洗冤,最后在店姐的撮合下,全家团聚。

 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3

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。据史料记载,早于唐代时期,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,经宋代民歌的发展、元代杂剧的影响,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。至明清,黄梅县戏风更盛。

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。黄梅戏原名“黄梅调”或“采茶戏”,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、鄂、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。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,被称为“怀腔”或“怀调”。

扩展资料

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,有花腔、彩腔、主调三大腔系。花腔以演小戏为主,曲调健康朴实,优美欢快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;彩腔曲调欢畅,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。

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,有平词、火攻、二行、三行之分,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,曲调严肃庄重,优美大方。黄梅戏以抒情见长,韵味丰厚,唱腔纯朴清新,细腻动人,以明快抒情见长,具有丰富的表现力,且通俗易懂,易于普及,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。

在音乐伴奏上,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、钹、小锣、大锣等打击乐器,同时参加帮腔,号称“三打七唱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。

《黄梅戏相约花戏楼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